什么是"二胎母豬綜合征"呢,一胎母豬進入第二輪生殖周期后,出現第一胎斷奶后母豬失重過多而太瘦,斷奶7天內發情率高,再次配種困難或分娩率降低,二胎產仔數降低(一般比第一胎減少18%以上),頭胎淘汰率高(一般超過15%),給豬場造成巨大損失。其中,一胎母豬采食量不足導致斷奶掉膘過大及生殖營養缺乏是導致"二胎綜合征"的直接原因,而根源在于從后背母豬培育、配種、限飼期、哺乳期等營養、管理不到位所致,是以往"全價飼料不會缺乏營養"固化思維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全價飼料雖然營養均衡,但不代表不缺乏營養
根據飼養標準做出來的飼料就是全價飼料,而飼養標準的定義是:在溫濕度適宜和無隱性疾病的理想環境下以最大生產性能為目標的最低營養需求量,這個定義本身強調了三點,環境適宜、體質健康、最低需要。但是現實的情況是,一是很難有環境適宜的理想豬場,例如很多豬場難以滿足18-25攝氏度的母豬適宜溫度,二是很難有健康的豬群,第三,豬的遺傳潛力研究進展往往快于飼養標準的更新速度,用以往的飼養標準來指導提高了的遺傳潛力的優秀豬種,往往不利于發揮現有品種的最大遺傳潛力。由于營養粗放,現階段優良豬種的生產潛力能發揮70%以上就相當不錯了。
不僅如此,過度迷信"全價飼料不缺營養",導致母豬營養管理方式方式非常單一,在營養配置上,有以下誤區,"不同胎次一個樣",豬場所做的營養基本是不分胎次的,所有豬場都會區分懷孕、哺乳母豬料和后備母豬料,卻沒有一胎、二胎的飼料區別,實際上不同的胎次對營養是有區別的。如果沒有做到位,就會導致營養不匹配。"不同季節一個樣","不同溫度一個樣",養豬人應該有三個季節,一個是春秋季節,夏季,冬季,不同的溫度環境下的母豬對營養需求是有差異的;"吃多吃少一個樣",不同階段母豬的采食量不同,不能一成不變,對營養的配比是有差異的,母豬飼養階段可以分為"限飼期"和"優飼期",即便是"限飼期",仍要做好生殖營養的補充,不同階段,不僅采食量有差異,相關的營養需求也是不同的,如配種準備期飼料要求VE>150mg/kg,更有利于發情排卵需要。而哺乳母豬料要求高能高蛋白,能量來源可以是脂肪,生殖營養VE僅需要>60mg/kg即可。這些管理誤區導致一胎母豬經常面臨胃腸道發育不足、營養儲備不足、哺乳期采食量不足這三大問題。
新的"全局營養體系"將包含"九段二期"
我們建立了新的"全局營養體系",滿足了適宜、適時兩大基本條件,分為基礎營養和抗病營養兩大類,基本營養指原定義的全價營養,水、空氣等環境條件;抗病營養應該有三種:增強免疫力的免疫營養,增強腸道消化能力的消化營養,增強生殖效能的生殖營養。盡管全價飼料中包含部分抗病營養,但只能滿足理想條件下生長和生產的需要,而遠遠不能滿足非理想狀態下免疫系統抵御疾病和維持正常生產性能的需要,所有要有"抗病營養"的定義。全價飼料是商品飼料,模式是固化的,是"沒有生命"的飼料;全局營養是我們根據各自豬場的實際情況設計的飼喂體系,是"有生命"的飼料。
在"全局營養體系下",原來是七個階段的母豬營養管理,現在可以更精細化,分為"九段二期",一是到哺乳期到配種前2周,二是哺乳母豬配種前2周到配種,三是懷孕最初的30天,稱為"安胎期",四是懷孕的30-75天,稱為"調整期",五是懷孕的75-95天,稱為發育期,六是懷孕的95天-產前3天,稱為"攻胎期",七是產前3天到產后3天,稱為"小圍產期",八是分娩到斷奶稱為"哺乳期",九是斷奶到配種稱為"配種-隔胎期".根據是否保證母豬吃飽,這九段又可以分為"限飼期"和"優飼期"限飼期重點做好懷孕最初30天的安胎,胃腸道的發育、維持胃腸道正常容積,補充生殖營養,控制膘體四個方面的工作。二是優飼期,尤其是保證一胎哺乳母豬"日進食營養總量"就等于保護了母豬的系統繁殖能力,在這個階段,要做到,第一,調整飼糧配方,保證每頭母豬60g賴氨酸和66.94兆焦耳以上的代謝能,滿足生殖營養需求;第二,提高一胎母豬采食量,滿足日采食量5kg/ d以上;第三,科學飼喂,分娩后第一天,只喂維持量,約占體重1%,逐天增加,使之在分娩后5d達到自由采食,維持需要1.5kg,每哺乳一頭仔豬增加0.5kg,日喂3-4次。通過實行這種飼養管理方式,母豬群相比以往,胎多,胎次多,奶水增多30%左右。
- 委托采購:025-66156563
- 商城入駐咨詢:18952010540
- 投訴/行政部:025-66156563
- 圖文傳真:025-87167823
- 展會/商務合作:025-66156563
- Email:10847554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