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觀察。養豬技術中母豬的飼喂方法多種多樣,而母豬的需要也是根據其自身的身體狀況需要不斷的改變的,關鍵是考慮采食、體溫、室溫、免疫、泌乳、消化問題來進行評判,那么我們先從觀察其生活狀況開始。
關于采食:
正常采食量=母豬維持需要量+0.5*哺乳數維持量一般在1.8—2.2kg(只是參考),現實中能達到這個標準量是需要全方面考慮。
第一、母豬胃腸容積:(妊娠或后備時有沒有做胃腸擴容管理技術);
第二、母豬適宜區:關于通風、環境衛生、飼養溫度(管理上被忽視)
第三、母豬健康狀況、產后1—5天飼喂量掌握(過急加料做出腸胃充血,易導致腸胃功能下降,后期采食量上不去)
第四、飼喂餐數及飼喂量2.5kg,要分幾次投喂,建議分5次投喂,采食量基本上可增加0.4kg—0.6kg)
飼喂餐數建議最少3餐(比如四餐時間段為7:00、11:30、16:30、21:00;7:00和16:30屬正餐,其余為副餐,正餐飼喂量2.5-3kg,副餐飼喂量1.0—1.5kg)
以上數據可根據母豬食欲調整。實踐下來哺乳期平均采食量在6.1kg。
有關體溫
豬的正常體溫為
38℃~39.5℃(直腸溫度)。不同年齡的豬體
溫略有差別,如剛初生的豬體溫為
39.0℃;哺乳仔豬
39.3℃;中豬
39.0℃;肥豬
38.8℃;妊娠母豬
38.7℃;公豬
38.4℃:一般傍晚豬的正常體溫比上午豬的正常體溫高0.5℃
豬在不同年齡、不同時期的體溫是不一樣的。具體來講,豬的
直腸溫度變化范圍如下:
(1) 剛生出來的小豬體溫是39℃;
(2)出生一小時后的體溫是36.8℃;
有關 室溫
產房溫度過高,反而不利于仔豬生長發育,產房溫度和母豬采食量成反比,若溫度過高則會出現泌乳量少,仔豬營養不良的問題。外界溫度過高,仔豬會出現擠壓,壓死比例加大,若穩定就會導致仔豬在室外入眠的情況,還會導致仔豬受冷出現感冒或腹瀉,而產房的溫度則是一種資源上的浪費。在一般情況下仔豬 在22攝氏度,母豬采食量才會穩定,若高于則會出現減少的情況,如若有保溫設備和供暖設施,最好提高舍內溫度,注意溫度的定期觀察,以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
有關免疫
當母豬免疫后,通過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的一系列網絡引起豬的行為和代謝上的變化,免疫系統激活,會使抗體水平上升。
而在代謝上,會出現,淋巴細胞增殖加快,細胞水平升高,有效防治外來病原體的入侵,然而免疫系統也會出現相應的負面效應,帶來代謝和行為上的變化,行為上的變化是行動少、發燒、厭食,采食量和生長速度下降,飼料轉化率變差,此時的母豬身體會將用來生長沉淀肌肉和骨骼的物質用來形成有效的免疫機制,從而有效的防治疾病的入侵。而免疫系統對母豬泌乳上的影響也很直觀,免疫系統中的細胞因子會抑制母豬產乳激素的釋放,如GH,IGF-1和催乳數。目前免疫系統對母豬生產性能的研究還在進行中。
有關消化,精飼料的比例要求很高,而且在精飼料的變化過程中會出現飼料的飼喂問題,比如過精的飼料會導致母豬出現消化不良,而過粗的飼料則營養不足,其實這也是很矛盾的,但是你可以平衡母豬日食,達到優質高效的目的。
防頂食,飼喂母豬最好是“吃飽、吃好、吃光”的三原則,在產后15天,每天半夜增喂,為避免過量的白天吃食造成的頂食問題。
防突然換食 有些養殖戶為了提高泌乳量,認為飼料與增重有很大的關系,于是對飼料的營養價值進行細致的估測,如果出現掉膘問題就立即換料,最后發現適得其反。
防缺水 豬的采食量和供水有密切的關系,運用鴨嘴式的飲水架構,讓母豬自主取水,將飲水方便化。
防過精
經查看和分析,認為飼給過精過細的配合料,加之 限飼導致幾個種豬場處理妊娠母豬(多是二元)有空嚼、異嗜(甚者食自己的糞便)、便秘及胃潰瘍等征狀,經查看和分析,認為飼給過精過細的配合料,加之 限飼是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
飼料的消化能在3.0兆卡/千克以上,粗蛋白質在14%以上,而且粉碎過細,70%以上的粉料顆粒直徑在1mm以 下,日采食量多控制在1.8—2.0千克之間.這樣的妊娠料,可以滿足營養需要,但還需要日補料以達到飽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