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養殖是很多養豬場的重點工作,母豬被譽為豬場的印鈔機,所以,母豬養殖是整個養豬場的基礎性工作,一些人的觀念里認為,母豬養殖的生產時候的護理比較重要,但是母豬養殖技術中的產前管理同樣重要,而且,還要注意些問題。
母豬臨產時的管理有幾個要點:母豬分娩前1周即應隨時注意觀察母豬動態,加強護理,防止提前產仔、無人接產等意外事故;母豬產前10~15天,逐漸改喂哺乳期飼糧,防止產后突然變料引起消化不良和仔豬下痢;如果母豬膘情好,乳房膨大明顯,則產前1周應逐漸減少喂料量,至產前1~2天減去日糧的一半;并要減少粗料、槽渣等大容積飼料,以免壓迫胎兒,或引起產前母豬便秘影響分娩。發現臨產癥狀時停止喂料,只要豆餅麩皮湯。如母豬膘情較差,乳房干癟,則不但不應減料,還要加喂豆餅等蛋白質催乳飼料,防止母豬產后無奶。
母豬產前要適量運動,產前1周應停止遠距離運動,改為在豬舍附近或運動場逍遙活動,避免因激烈追趕、擠撞而引起的流產或死胎;臨產前3~5天將母豬遷入產房,使它熟悉和習慣新環境,避免臨產前激烈折騰造成胎兒臨產窒息死亡。但也不要過早地將母豬遷入產房,以免污染產圈和降低母豬體力;去除體外寄生蟲:如發現母豬身上有虱或疥癬,要用2%敵百蟲溶液噴霧滅除,以免分娩后傳給仔豬。
母豬養殖技術中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臟母豬進產房
臟母現在一些豬場仍沒能做到母豬入舍前的清洗工作。臟母豬進產房,一方面可能會從種豬舍帶來病原菌,另一方面,仔豬出生后,幾乎沒有抗病能力,母豬身上的病菌最易侵入并導致仔豬生病。因此,產前母豬清洗干凈并消毒尤為重要。
一些豬場采用一次沖洗兩次消毒的辦法,再結合隨時清理母豬糞便等措施,有效的降低了初生仔豬前期患病的幾率。什么是一次沖洗兩次消毒?即在種豬舍將母豬身上臟物沖洗干凈,然后用藥液消毒一次,到上產床后再連豬帶床進行一次消毒。
產房溫度過高
產房溫度對仔豬成活有重要影響,然而常常出現產房溫度過高的現象,這不利于仔豬生長發育。為什么呢?產房溫度過高,影響母豬采食量,泌乳量少,仔豬營養供應不足。另一方面,外界溫度過高時,仔豬常常跑到外邊不懂回保溫箱,壓死比例加大,而且如果溫度不穩定,仔豬在外邊睡著后,舍溫降低,還會導致仔豬受冷出現感冒或腹瀉。
因此產房溫度過高,既是一種能源的浪費,又不利于仔豬生產。一般,產房溫度控制在18度-22度比較合理,高于24度就會出現母豬采食量減少現象,所以要提防溫度過低的同時,也要提防溫度過高。
缺乏必要的母豬護理和保健
母豬產后,身體極度虛弱,抗病能力降低,消化能力減弱,既容易受病原感染而患病,也容易出現便泌、食欲下降等不良反應,母豬產后護理和保健是相當重要的。在母豬護理上,以下幾種方法值得參考:(1)人工助產后進行藥物子宮沖洗。(2)母豬產后給飲補液鹽水,以增強體力,促進排便。(水中加消炎藥效果優于料中加藥)(3)飼喂口感好,且有輕瀉作用的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