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鴨指出殼一月之內的小鴨,剛出殼的雛鴨由于絨毛短,調節體溫的能力差,常需要人工保溫。雛鴨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差,因此環境的溫濕度的穩定和適宜性是雛鴨育雛的關鍵。
對雛鴨而言,溫度適宜時,雛鴨飲水、采食活動正常,不打堆,行動靈活,反應敏捷,休息時分布均勻,生長快。溫度在28℃~32℃最適宜。過低,雛鴨相互擠壓取暖,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并且,雛鴨扎堆取暖容易出汗,甚至窒息而死,出汗后著涼易感冒,出汗后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雛鴨會啄毛,形成僵鴨。溫度過高,雛鴨遠離熱源,渴欲增加,精深不振,食欲下降,飲水較多,長期高溫的話,還可以引起雛鴨大批死亡。溫度的管控秘訣就是:小群雛鴨溫度稍高,大群雛鴨溫度稍低,夜間由于涼氣可增加溫度,而白天溫度可以稍低。還有季節因素,冬季稍微提高點溫度。
對于雛鴨而言,育雛初期育雛舍內需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一般為60-70%。濕度過高,超過80%,雛鴨即出現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扎堆、呼吸困難、拉稀、絨毛松亂等癥狀。突出表現是啄毛,嚴重時雛鴨整個頭、頸和背部的絨毛全部被啄光,外部直觀看好像用熱水燙過后拔凈了一樣。這樣的雛鴨大多發育不良,生活力、抗病力減弱,日后容易成為僵鴨。
如果低溫高濕,危害嚴重,雛鴨的體熱散失快,很容易著涼得病,而且飼料消耗增加。 可見,如果溫濕度控制不好,不僅僅是雛鴨會生病,還會影響飼料的轉化率,從哪方面看都是損失。
雛鴨溫濕度的管控是養鴨的第一個步驟,在這個環節管控的好,那么雛鴨的健康將會是一個很好的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