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顆粒飼料的水中穩定性是指飼料入水浸泡一定時間后,保持組成成分不被溶解和不散失的性能,一般以“溶失率”表示溶失率即單位時間內飼料在水中的散失量與飼料質量之百分比。也可用飼料在水中不潰散的最少時間來表示。水產飼料投入水中后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被吃完,這就需要飼料在水中能維持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中不潰散、不溶解,即有一定的水中穩定性。如果穩定性差,水產配合飼料容易在水中發生溶解、溶脹和潰散,飼料就不能被水產動物完全食入,不僅降低飼料的利用率,導致魚體對飼料消化吸收的障礙和飼料系數的提高,嚴重影響水產養殖業的經濟效益,更會引起水質惡化,危及養殖動物健康并污染環境。因此,飼料的水中穩定性是水產飼料特有的、衡量水產飼料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
1 水產飼料水中穩定性的要求
表1 各類漁用配合飼料水中穩定性(溶失率)基本要求
水產動物不同于陸生動物,需要在水中攝食。而且,不同的水產飼料要求在水中具有不同的穩定性。普通的鯉科魚類,其顆粒飼料要求在水中浸泡5min,溶失率≤10%;蝦類以抱食方式進行采食,要求蝦顆粒飼料在水中浸泡120min,溶失率≤12%。
水產行業標準“漁用配合飼料通用技術要求”規定了漁用粉狀配合飼料、顆粒配合飼料和膨化配合飼料溶失率的基本要求(見表1)。
鯉魚、草魚、羅非魚、鯽魚、對蝦等配合飼料的水產行業標準也分別對溶失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見表2。
表2 水產飼料行業標準規定的飼料產品水中穩定性(溶失率)指標
由表2可以看出,單個產品的溶失率指標并不完全與“漁用配合飼料通用技術要求”規定的指標相符,在實際生產應用中,這就要求生產的水產飼料既要符合“漁用配合飼料通用技術要求”的規定,又要與水產飼料行業標準規定的單個飼料產品水中穩定性(溶失率)指標相吻合。
2 水產飼料水中穩定性的制約因素
制約水產飼料水中穩定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飼料配方的原料組成
水產顆粒飼料的原料組成和配比對飼料的水中穩定性影響較大,不同的原料在水中的穩定性有所差異。常用水產飼料原料的水中穩定性由強到弱依次為:面粉—棉籽粕—小麥—魚粉—菜籽粕—豆粕—蠶蛹—麩皮—玉米黃粉—玉米—米糠。即使是同一種原料,由于來源不同和處理方式不同,其最終產品的耐水性也有所差異。有人對不同來源的三種典型的菜粕進行實驗,發現三者的耐水時間分別為25min、50min、150min;用微波、烘烤和擠壓三種方法制得全脂大豆粉,其中以擠壓的效果最好。此外,原料的新鮮度及種類也是影響飼料顆粒質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新鮮優質的原料,粘結能力強,制出的飼料耐水性好,特別是蛋白質飼料,如魚粉、花生粕等。以天然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原料生產的飼料,其顆粒質量高。研究發現,動物性蛋白原料的制粒效果比植物性蛋白原料好。
2.2原料的粉碎粒度
粉碎粒度決定著飼料組分的表面積。粒度細,表面積大,吸收蒸汽快,有利于調質,顆粒粘結性好,硬度高,水中穩定性強。不同的水產品種、飼養階段,對飼料粉碎粒度的要求不同。粉碎粒度既要滿足養殖動物的需求,又要使生產的顆粒飼料保持較合理的水中穩定性。國家或行業標準對水產飼料的原料粉碎粒度作出了規定。水產行業標準“漁用配合飼料通用技術要求”規定的水產飼料原料粉碎粒度基本要求見表3。
表3 水產飼料原料粉碎粒度基本要求(SC/T1077—2004)
注:苗種前期開口飼料原料粉碎粒度分別按飼養對象響應的飼料標準執行。
同時,對于水產飼料的相應飼養對象,如鯉魚、青魚、草魚、團頭魴、羅非魚、虹鱒、大鯪鲆等養殖動物,其配合飼料行業標準也分別規定了原料的粉碎粒度,與基本要求并不完全一致,具體數值請查閱有關標準。
2.3飼料加工中的調質
飼料成型的關鍵在調質。調質是通過高溫、高壓的蒸汽作用于飼料,使淀粉糊化,蛋白質變性,增加其粘結性和可塑性,保證飼料結構細密,具有適當的硬度,有利于提高顆粒飼料的水中穩定性。調質效果的好壞與調質時間、溫度、壓力和水分有關,調質時蒸汽壓力越大、調質時間越長、調質溫度越高,原料中淀粉的糊化度越高,粘結性越好,耐水性就越好。研究發現,調質后混合粉料的水分含量對飼料水中穩定性影響極顯著,在允許范圍內,原料水分越大,產品耐水性越好;但水分太大,易引起??锥氯?,且增加了顆粒料干燥的難度。
2.4制粒工藝的影響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顆粒飼料機為環模壓粒機。環模壓縮比(深徑/孔徑)的大小對魚飼料水中穩定性也有一定影響,壓縮比大的環模壓制出來的飼料顆粒硬度大,結構緊,飼料耐水時間長,反之則短。
2.5淀粉的糊化度
淀粉的糊化過程就是對飼料的熟化過程,有利于動物特別是水產動物對淀粉的消化吸收。糊化淀粉具備良好的粘結性,糊化較充分的淀粉可完全取代在飼料配方中添加昂貴又無營養價值的專用粘結劑,使水產飼料獲得良好水中穩定性。一般膨化浮性飼料淀粉的糊化度≥90%,膨化沉性飼料淀粉的糊化度≥70%,而硬顆粒水產飼料的糊化度在30%左右。
2.6飼料的冷卻
冷卻即降低制粒后的溫度和濕度。冷卻好的飼料硬度增加,能有效阻止水分的進入,同時水分降低可使顆粒飼料在水中穩定性增強。
3 提高水產飼料水中穩定性的對策
針對影響水產飼料水中穩定性的各種因素,為了提高水產顆粒飼料在水中的穩定性,擬采取如下對策:
3.1選擇合適的飼料原料
由于一些原料可提高飼料水中穩定性,它們在飼料配方中所占的比例愈大,產品的水中穩定性愈好,反之,則水中穩定性愈差。在設計配方時,選擇原料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同類型的飼料原料應盡量多選擇水中穩定性較強的原料,如面粉、玉米和米糠,應多選擇面粉;棉粕與菜粕,應多選擇棉粕;魚粉和蠶蛹,應多選擇魚粉。二是對于同一種原料,其耐水性和新鮮度也有所不同,應選擇耐水性強和新鮮度好的原料。三是由于動物性蛋白原料比植物性蛋白原料制粒效果好,在成本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多使用動物性蛋白質原料。
3.2適宜的淀粉和粗纖維
淀粉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容易糊化,利于黏結,是影響水產飼料水中穩定性的重要原料之一。由于漁用飼料蛋白質水平要求較高,所以對淀粉類原料的用量有一定的限制,添加的比例不能太大。在生產中添加適量的面粉對提高顆粒飼料的水中穩定性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添加優質面粉的成本較高,實際生產中一般是添加13%-15%的次粉。由于粗纖維粘性差而影響顆粒的硬度和成形率,水產飼料中粗纖維含量應控制在3%-5%,可提高飼料的耐水性。草食性魚類配合飼料的粗纖維含量可適當高些,魚種飼料控制在8%以內,成魚飼料控制在12%以內。
3.3粘合劑的使用
目前,市場上使用的粘合劑的種類很多,但不同的粘合劑,使用效果有所差異。選擇粘合劑時應注意:①考慮養殖動物的食性及對餌料水中穩定性的要求,一般攝食緩慢的魚蝦需較高的水中穩定性,而攝食快速的魚蝦需較低的水中穩定性;②考慮粘合劑的性質、適用量和成本;③考慮粘合劑與飼料之間的互作效應,看其是否會破壞營養成分,如當有二價、三價陽離子存在時,羧甲基纖維素、褐藻膠等就會發生沉淀而降低粘力;④考慮粘合劑的營養價值和對魚蝦的生長和存活率的影響等。實踐表明,農副產品類粘結劑(如小麥谷蛋白、大米面筋、α-淀粉、次粉等)具有良好的粘結性,可使水產飼料獲得良好的水中穩定性;凹凸棒土、膨潤土粘合性較好且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元素,可適用于水中穩定性低的廉價飼料;生產對蝦等特種水產飼料,可使用具有較強粘結力的化學合成的高分子粘合劑;沿海地區使用新鮮褐藻類、新鮮小魚蝦漿等,也很經濟有效 。
3.4適宜的粉碎粒度
一般要求所有的漁用飼料原料的粉碎粒度應符合表3中所列的水產飼料原料粉碎粒度的基本要求,而不同的水產動物飼料還應符合相應的飼養對象的飼料標準。生產上若使用錘片式粉碎機,多選擇篩孔直徑為0.8mm、1.0mm、1.2mm、1.5mm的篩片;若采用“循環粉碎”工藝或微粉碎加上分級器來降低粉碎粒度,效果更好,同時為避免原料微粉碎后,流動性差,在配料倉中結拱和粉塵漫揚,可采用“先配料后粉碎”的加工工藝。
要想使飼料原料達到適宜的粉碎粒度,首先要選用合適的粉碎設備和工藝。產品粒度是否合適,很大程度上決定于選用的粉碎設備是否合適,不同類型的粉碎設備適用于不同粉碎粒度要求和不同原料特性的產品。如果粉碎設備選用不當,不僅產品粒度得不到保證,粉碎產量、電耗、篩片破損速度以及料溫過高等負面影響會使生產廠家難以承受。當原料和產品的粒度差別較大時,在一條生產線中串聯使用兩種類型不同的粉碎機,即先粗粉碎后微粉碎的二次粉碎工藝,可以提高產量,降低能耗,產品粒度更有保障。其次要及時調整粉碎工藝參數,對于粉碎粒度變化范圍大和生產品種變化頻率高的生產線,在操作過程中應通過加工流程、篩孔尺寸、進料量、風量、轉速等多種調節手段來適應粉碎粒度的變化要求。篩片孔徑是決定粉碎粒度的主要因素,應隨配方原料的變化而變化,需要通過試驗確定。第三要規范粒度的檢測。粉碎粒度是飼料產品重要的加工質量指標之一,規范化的檢測是保證這一質量指標的必要措施。應對每一個生產品種在混合工序后或成品處取樣化驗,按行業標準進行粒度測定,由測定數據得出粒度是否合格,并及時進行必要的調整。
3.5控制好調質關
飼料廠多采用蒸汽進行調質,即直接將蒸汽通入配制好的物料進行水熱處理。因此,控制好喂料的速度,選擇好調質的時間、溫度、壓力和水分至關重要。
?、盼沽系乃俣?進料速度的快慢,影響原料中淀粉加熱糊化的時間。進料速度快,產品產量大,原料淀粉糊化時間短,粘結力差,產品水中穩定性低;減慢進料速度,產量降低,但淀粉糊化充分,顆粒料的耐水性提高。對額定產量在1-2 t/h,用¢2.0mm的環模制粒機,產量可控制在0.8-1.0t/h,電機轉速調節在300-400r/min為宜。
?、?調質的時間 在一定范圍內,調質的時間越長,原料中淀粉的糊化度越好,粘結性越高,飼料的質量就越好。飼料廠可采用二道、三道等多道調質器或雙軸差速調質器來增加調質的時間。
?、钦{質的溫度 調質的溫度越高,飼料的耐水性越好,但溫度太高(達100℃以上),熱敏感飼料(脫脂奶粉、白糖等)粘度增大,易導致??锥氯?,而且影響產品的外觀。在生產中應根據原料的特性和飼料水中穩定性的要求選擇適宜的溫度,通常漁用飼料控制在80℃~95℃為佳。
?、日{質的水分 調質的水分具有潤滑和糊化的作用。要生產高質量的水產飼料,物料中需加入適宜的蒸汽(水分)。一般調質前的原料含水量控制在12%-13%,水分超標的原料一般不要用于加工成品飼料;生產硬顆粒飼料時,調質后入模物料的水分含量應控制在17.0%~18.0%之間。
?、烧{質的壓力 制粒時,蒸汽壓力對顆粒料水中穩定性影響較大。一般壓力越大顆粒飼料耐水時間越長。但從鍋爐安全生產和降低能耗方面考慮,其蒸汽壓以采用0.35mpa~0.4mpa為宜。
3.6把好制粒關
飼料廠應根據不同水產飼料的要求、原料的特性及加工工藝等合理的選擇環模,調整模輥間隙、切刀位置等。有條件的飼料企業亦可用重復制粒工藝來提高飼料的水中穩定性。
3.7采用后熟化工藝
飼料制粒后進行后熟化,讓剛出模的熱顆粒飼料在高溫高濕下持續一段時間,即將制粒后的熱顆粒飼料用后熟化設備進一步保溫,使淀粉進一步熟化,蛋白質充分變性,同時使前期產生的裂紋再次糊合,顆粒飼料表面的淀粉完全糊化硬結,并形成一層保護膜,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顆粒飼料的水中穩定性。顆粒飼料在后熟化器中保溫5~12min,熟化器內溫度穩定在100~110℃,淀粉糊化率可由33.3%,提高到53%。
3.8調控好飼料的冷卻
通常水產飼料剛排出冷卻器的溫度比室溫高6~9℃,冷卻后的水分為12%~12.5%。生產中應根據物料、顆粒的特點及冷卻器的種類選擇合適的冷卻時間和空氣量,一般要求,冷卻后顆粒料溫度不能高于室溫3~5℃。
3.9生產膨化水產飼料
為了進一步提高水產顆粒飼料的水中穩定性,可采用膨化顆粒飼料機生產水產飼料。生產膨化顆粒飼料,首先是要控制飼料的調質質量,即控制調質的溫度、時間、水分添加和淀粉的糊化度,使調質后的狀態最適合擠壓膨化;其次是要控制膨化顆粒飼料的熟化度、密度、粉化率、冷卻溫度和水分、顆粒的均勻性、一致性和耐水性。要實現這些要求,必須配備合理的蒸氣供氣與控制系統以及調質、擠壓膨化、干燥、冷卻、篩分設備,并根據產品的不同要求科學調節控制參數,以生產出高質量的水產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