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為加強生豬養殖業污染綜合整治,巖前鎮出臺了鼓勵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發展設施農業、發展食用菌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為村民們轉產轉業提供了保障。
閩西新聞網訊 (通訊員 鐘茂富 王發祥) 9日,筆者來到武平縣武東鎮上畬村王福榮的生態農場,王福榮夫婦正在給黃牛喂食稻草,干凈整潔的農場里幾乎聞不到異味。王福榮以前是生豬養殖大戶,在政府引導下把豬圈改為牛欄養起了本地黃牛,并新建了一幢兔舍,在山上種植了30多畝臍橙,建起了生態農場。
王福榮算了一筆賬,他的農場目前已存欄黃牛20頭,一年可出欄肉牛10多頭,母兔存欄100多只,年出欄白兔3500多只,加上臍橙的收入,一年的收入有10多萬元,“比養豬劃算多了,還保護了環境”。像王福榮一樣轉產后走上綠色致富道路的農民,在武平縣還有不少。
巖前將軍村是革命基點村,十幾年來村民們靠著生豬養殖業發家致富,但對當地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為加強生豬養殖業污染綜合整治,巖前鎮出臺了鼓勵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發展設施農業、發展食用菌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為村民們轉產轉業提供了保障。該村村民呂德財從1998開始從事生豬養殖業,去年得知鎮里鼓勵生豬養殖戶轉產轉業后,他主動退出了生豬養殖,自行關閉豬舍,開始種植靈芝,“這樣不僅沒有了污染,效益還比養豬要好”。武平縣在推進養殖業治污工作過程中,將引導養豬戶轉產轉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作為重要推動力,制定了鼓勵生豬養殖戶轉型發展的補助辦法,扶持生豬養殖戶向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等主導產業轉產轉業,農業、林業、畜牧等部門還專門派出技術人員,為他們提供技術指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