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殖是指在養豬生產的各個環節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達到豬肉產品安全 衛生 ,豬場排 泄物達標 ,不污染周 圍的水、土和空氣,不傳播疾病 ,保持當地生態平衡和豬場的健康發展 ,它是養豬業走向可持續發展的必然之路。
一、多點生產和全進全出健康養殖
多點生產的新工藝已成為規?;i場的最佳選擇,既把一條龍式的工藝分成“三點”或 “ 四點”飼養 ,各區相距一定距離,相對獨立 ,互不交叉,并且實施早期或超早期 斷奶 ,各階段豬群嚴格 “ 全進全 出” ,配 以徹底的清洗消毒 ,可有效切斷病原的傳染鏈 ,尤其在控制危害嚴重的藍耳病和呼吸道疾病方面效果更為明顯。
第一,產房母豬與仔豬斷奶的“ 全進全出”。從計劃配種抓起 ,實行小單元欄舍產仔 ,每個單元存欄12 ~16頭母豬 ,前后間隔不超過3 ~4天,28天左右統一斷奶 , “ 趕母留仔”,原欄過渡飼養5~7天 ,統一轉入保育舍飼養 ,退出空欄徹底清洗消毒 ,空欄5 ~7天后 ,再轉入下批母豬進行待產。
第二,保育仔豬的 “ 全進全出”管理 ,根據產房小單元產仔規模大小 ,進行保育舍小單元設計 ,盡量做到與產房保溫等飼養條件一致 ,逐步過渡 。轉入的仔豬在過渡期內 ,要加強保溫 ,飼料 與飼喂頓數要 與產房仔豬管理盡量一致 。少喂多餐。勤添勤喂。過渡期后,實行 自由采食 ,優飼培 育管理 ,保育35~40天 ,頭均體重達到30公斤 ,全部轉 出到肥育舍飼養。
第三,生長肥育豬的全進全出管理。
二、分階段飼養豬群
分階段飼養,主要是根據每個階段豬的生理特點,不 同營 養需 要 ,制定 不 同的飼 養配方 ,使日糧 中的營養水平盡量滿足豬營養需要。在生產 實踐 中常將母豬劃分為3 ~ 4個階段 、哺乳仔豬劃分為2個階段、斷奶仔豬劃分 為2 ~3個階段 、中大豬劃分為2 ~ 3個階段飼養 ,各階段豬提供不 同的 日糧 方案。母豬階段分為空懷妊娠前期 (空懷待配期與妊娠前期 ) 、妊娠后 期 、哺乳期3個階段。哺乳仔豬分為引料和補料 期。斷奶仔 豬 ( 即保育豬 ) 分為斷奶過渡期和保育期 (保育前期和保育后期 ) 。
肥育期分 為生長期 、肥育前期 、肥育后期。通過科學的飼養管理 ,生豬生長速度和飼料報酬將得到 明顯的改善和提高。同時,還可降低豬糞尿對環境的污染 ,特別是 “ 磷”的污染絕對可以減少。
三、分胎次飼養技術
該技術是一種有效提高生產和增進健康的方法,其技術的核心是將不同胎次的母豬分開飼養。根據不同胎次母豬的需求來分配員工、設備和飼料,可更為有效地提高母豬的生產水平和豬場的經濟效益。通過對后備母豬管理、分娩及營養等的專業化措施,可以提高初產母豬生產性能。對成年母豬群由于引入免疫堅強的母豬,穩定了經產母豬的健康水平,經產母豬區有可能清除疾病。而且由于減少了病原傳入的危險,同時也提高了經產母豬后代的均一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飼養成本。
四、早期斷奶技術
28 日齡早期斷奶或10 —15 日齡超早期斷奶技術。
其生產關鍵點:
(1) 隔離,多點飼養。
(2) 早期斷奶,嚴格的斷奶 日齡一經確定,生產 中不允許有超過限制斷奶天數的仔豬進入培育區。
(3) 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生物安全是畜禽管理的策略,通過它盡可能地減少致病性病原的引入,并從環境中去除病原體 ,是一個系統的、連續的管理方法 , 也是最有效、最經濟的控制疾病發生和傳播的方法。
(4) 培育舍內小環境控制,即嚴格的溫度控制、嚴格的通風設施和干凈衛生的高床系統。
(5) 優質日糧 ,原則是有良好的適 口性,且易消化吸收。
五、豬舍小環境建設
豬群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要有一定的豬舍環境條件相適應。通過對豬舍 的通風、供暖和降溫等措施 ,根據不同季節 ,把豬舍的環境溫度 、濕度和氣流等調節到最適合豬群生長發育的狀態。小豬對低溫反應最為敏感 ,母豬和大肥豬對高溫最敏感。不 良的通風會誘發各種呼吸道疾病 。清潔衛生的高床系統 ,可有效地降低腹瀉性疾病。
六、常規飼養管理技術
常規飼養管理技術即種公豬的飼養和管理、后備母豬的培育、待配母豬的飼養與管理、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分娩和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仔豬生產、保育豬的培育、肥豬生產等已比較成熟合理的技術統籌應用是提高生產水平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