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美國大豆出口協會組織中國重點禽業公司和飼料企業的代表參加赴美家禽生產學習考察團。受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之邀,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派員參加了此次學習考察團。主要內容有,關于美國肉雞生產管理、營養、飼喂、生產中遇到的問題;蛋雞營養;孵化參數及胚胎期營養等方面的短期課程,以及參觀美國當地大豆玉米農場、飼料廠和肉雞屠宰場等活動。
通過此次學習考察活動,大家感到收獲很大、感悟很深,獲得了豐富的知識?,F將美國肉雞行業發展情況介紹如下,希望能夠給大家以啟發,對企業和行業今后的發展有所幫助與借鑒。
(一)總體情況
美國的肉禽主要是白羽肉雞和火雞,白羽肉雞年出欄肉雞90億只,火雞年出欄2.73億只。全部雞肉產量中,用于出口的雞肉占產量的約17%。肉雞的主要品種是羅斯708,其次為科寶500。羅斯708的胸肉比其他品種多約2%,因此在美國市場受到歡迎。但在種雞部分,一般使用哈伯德的種公雞與羅斯、科寶的種母雞進行交配。
全美有屠宰場185家,由于自動化程度較高,直接從業人員只有30萬(養殖和屠宰加工廠),間接從業人員20萬(物流和其他)。美國肉雞產業主要采取“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全美有30500個合同農場(飼養商品雞和種雞,商品雞場平均規模在8.4萬只),年消耗飼料5500萬噸(其中玉米3048萬噸,豆粕1360萬噸)。行業產值500億美元,雞產品銷售值700億美元。
圖3為美國肉雞生產區域分布的情況,顏色越深的地方養殖越密集。從肉雞養殖在各州的分布來看,美國前五大肉雞生產州分別是佐治亞州(GA)、阿肯色州(AR)、阿拉巴馬州(AL)、密西西比州(MS)、北卡羅萊納州(NC)。就此次考察團所造訪的北卡羅萊納州(NC)而言,有2500個飼養肉雞的農場,15個孵化場(真正運轉的有12個),18個飼料廠,15個禽肉加工企業(目前只有13家屠宰場),從業者有1.50萬人。
(二)產業集中度及主要公司
在美國,最大的肉雞公司是“泰森公司Tyson”,其產量占全國的19.51%。前10家最大的肉雞企業的產量合計占全國的73%。
(三)產業組織模式:公司+農戶
美國肉雞產業幾乎全部采用合同制的“公司+農戶”養殖模式。雖然,美國肉雞行業集中度很高,每個公司規模都很大,但是單個養殖場的規模并不大。平均來看,每個養殖場有4棟雞舍,每棟雞舍飼養2-2.10萬只肉雞,雞舍總的肉雞存欄在8萬只左右。主要采用平養模式,墊料多采用木屑、稻殼。為節約成本,墊料是重復使用的,使得雞舍內有害氣體的處理難度增加,例如氨氣、粉塵、腳步的灼傷等問題隨之而來。雞舍的自動化程度較高,一般只雇傭1個工人,偶爾會雇傭臨時工。
在美國,肉雞養殖幾乎不采用籠養模式,主要因素是成本因素,因為美國土地并不像中國這樣緊張。同時,美國勞動力很貴,抓雞的工人比較難找。另外,考慮到消費者對“動物福利”的要求,肉雞籠養在美國不可能得到普及,目前,加州已經禁止對蛋雞的籠養。
美國合同農場基本可以保障盈利,但是多少不一。一般來講,出欄肉雞的盈利水平在1磅0.05美元,折算下來,出欄一只肉雞盈利0.40美元。表2為美國上市肉雞生產性能。數據顯示,肉雞上市體重從1.80-4.00千克都有,但47%是在3千克以上的大雞,目前肉及出欄體重還有繼續增加的態勢。出欄天數從35-60天都有。成活率非常好,即便是養到60天,成活率仍有95%,這主要得力于雞舍的環境控制做得好。表2最后一行數字非常重要,說明美國肉雞行業衡量生產性能的方式已經從關注料肉比轉為關注每公斤雞肉(胴體重)所消耗的飼料代謝能。
美國市場超過41%的肉雞是分割后上市銷售的。對美國市場而言,真正有價值的是雞胸肉,因此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就是增加胸肉的比例。目前,有的公司胸肉比例已經達到了23%。
從圖6來看,行業平均的第1周死亡率在1.20%左右,而且表現最好的前25%以及前5%農場的第1周死亡率要明顯低于行業平均水平。7周以后死淘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腿病增加而導致的淘汰。因此,控制好第1周以及7周以后的死淘率對于養殖成效是極為關鍵的。
(四)一條龍肉雞企業將屠宰環節作為利潤中心
肉雞企業都是一條龍企業,包括飼料、種雞、肉雞、屠宰、加工等環節。但需要指出的是,其間的養殖環節都是由合同農戶承擔的,雖然家禽企業并不擁有養殖場,甚至種雞場,但是根據公司與農場簽訂的合同,農場里養殖的雞是屬于公司的。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點是所有運輸系統是由公司擁有的,包括運輸飼料、雛雞、種蛋、出欄肉雞、將產品運輸至商超等。
在美國,整個肉雞產業鏈以屠宰加工環節為“利潤中心”,其他都作為成本并為其配套。屠宰場的任務主要是盡可能增加使用效率。設想活重2.50千克和4.00千克的出欄肉雞,同樣的屠宰線流程,產肉率卻不同,所以才形成了出欄體重不斷增加的趨勢。飼料、養殖都在屠宰場周圍,直徑200公里范圍內。
美國肉雞產業組織模式的特點在于,公司考慮整體運轉效率的最大化,雖然單獨來看,某一個環節可能并不是技術最先進或者回報最高的,但總的來看,由于掌握了運輸系統,減少了運輸的費用,使得最終的效益得到了保障。
中國雖然也有許多一條龍企業,但各環節之間結合較為松散,好似“邦聯式一條龍”。飼料廠、種雞場、肉雞場、屠宰場各有各的盈利中心,多個利潤中心好比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各環節都謀求利潤最大化,相互之間有時會產生矛盾,不一定使得整個集團的利潤最大化。
(五)環境問題成為制約美國肉雞業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問題
前文已經提到,美國家禽行業是以屠宰場為核心的。圍繞屠宰場,周邊養殖密集,尤其是氮磷的排放較為集中。與中國情況類似,在美國養殖廢棄物的處理也是難題,制約家禽業的進一步發展。
呂明斌博士在《實用主義在美國肉雞業產業中的體現》一文中指出[1],畜禽糞便最大的問題是氮磷鉀的含量不平衡,也就是磷過量的問題。如果湖泊和溪流水中磷過量,就會造成藻類泛濫,過度生長,影響光合作用,水體缺氧、水生物死亡,從而影響環境。因此,在美國已經有關于畜禽糞便排放的詳細規定,如申請排放要提供糞便中氮磷鉀的含量,還要提供施肥農田氮磷鉀的含量,以及要種何種作物,最終才批準允許的排放量。為避免雨水將糞便直接沖入河流或湖泊,還規定了距離湖泊和河流的安全距離。因此,也正是基于環保和成本的壓力,美國肉雞生產墊料要重復使用,以盡量減少對土壤富養化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