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豬窩,你的腦海里是否會浮現又臟又亂、到了夏天蚊蠅滿天飛的豬圈?然而,近日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兩親兄弟卻上演了一出“養豬上樓”的好戲, 豬全部被養殖在干爽又環保的閣樓上,排泄物通過豬圈地面的空洞落于發酵床上,從而實現無排放、無污染、無臭氣的“三無”生態養殖。
這種“非接觸發酵床養豬零排放”的新型養殖模式,引得社會和媒體持續關注。
“近期多次水質檢測結果報告顯示,養殖場廢水中的cod、氨氮都分別穩定在270、50以下,遠低于380和70的畜禽排泄物達標排放標準。”蓮都區環保分局監察大隊負責人介紹說,養豬場普遍存在COD、氨氮處理難度極大,而上述的新型養殖模式做到了。
“無論花多大成本,只要不污染環境就值得去做。”堅持生態養殖的某養殖公司負責人陳潔告訴記者:“今年已經投入500多萬元,價值30多萬元的發酵床一個多月后起用。公司已累計投入近千萬元資金用于養殖場的轉型提升,先后上馬沼氣發電、儲液池、固液分離機、1200立方的液氧儲罐等設備。”
據悉,“非接觸發酵床養豬零排放模式”指將豬養殖到樓上,樓下放置發酵床墊料,豬的排泄物落于發酵床上經墊料翻混機均勻拌料,通過墊料內菌種和牲畜糞便協同發酵作用,快速轉化生糞、尿等養殖廢棄物,可消除惡臭,抑制害蟲、病菌等。發酵床養豬可以減輕對環境的污染,不會形成大量的沖圈污水,基本上實現污染物“零排放”標準。
近年來,蓮都區積極推進畜禽養殖業整治,通過治水倒逼實現畜牧業轉型,一批“規?;?、標準化、設施化、生態化”水平較高的示范性養殖主體走上生態養殖的道路。
為織密污染反彈防控網,該區全面實行“條塊結合、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三級網格化監管體系。2014年以來,全區累計關停畜禽養殖場406家,治理提升285家(其中規模豬場227家),規模豬場減少了43.1%,生豬存欄量減少了33%。近期,當地還啟動了畜禽養殖整治“回頭看” 專項行動,全面排查畜禽養殖污染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整治行動開展2個月以來,共摸排養殖場186家,立案11家,處罰9家,首次對2家養殖戶移交公安部門行政拘留。
蓮都區畜牧獸醫局局長梁聰女介紹道,畜牧業轉型升級工作中,蓮都區搞試點來進行探索,通過典型引路在全區進行推廣。比如非接觸式發酵床養豬零排放模式,欄舍面積使用率高達90%,每批豬的出欄時間要比傳統模式縮短約15天,每頭豬的飼養成本降低50-100元,同時具有節水、節省勞動力、可提供優質生物有機肥等優點。
目前,蓮都區已被列入浙江省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建設行列,并計劃投資600萬元,在當地5家養殖場推廣該模式。“我們將嚴把生豬產業準入門檻,推進適度規模生豬養殖場建設,共規劃2012-2020年畜牧用地的693畝用于規模豬場建設。”梁聰女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