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年多的整治,浙江省關停了4.5萬家“低、小、散”的養殖場,畜牧業轉型升級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預計至今年6月,浙江省目前保留的萬余家規模養殖場將全部完成整治驗收。
然而,畜牧業對環境的影響卻仍是我省一塊明顯短板。根據省委、省政府要求,我省目前在桐鄉市就畜牧業轉型升級專門進行部署,開啟了新一輪畜牧業轉型升級的征程。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要補齊這塊短板,浙江畜牧業需要回答“養多少”“怎么養”“養什么”的關鍵問題。
目前的養殖規模,生態環境是否能承載,還要大幅調減嗎?在盯牢“養多少”之外,在養殖模式改進上浙江還能做些什么?我省畜牧業發展有沒有別的辦法?對此,記者采訪了省農業部門有關負責人,為新階段畜牧業補短板尋找方向。
一問“養多少”
不做簡單加減法
目前,浙江省有生豬存欄量約762萬頭。算上牛羊兔等其它畜禽,畜牧業規模大概相當于1000萬頭生豬存欄量。這樣的規模,浙江能夠承受嗎?
對此,省農業部門有關負責人分析:“一般來說,一畝農田能夠消納兩頭豬的排泄物。從浙江的耕地面積來說,目前的規?;咎幱谖沂∩鷳B承載能力范圍之內。”
“豬還是要養的,畜牧業還是要發展的,只是絕不允許污染生態環境。”這位負責人表示,眼下更重要的是優化布局,提升畜牧業規?;?、集約化、生態化水平。
在養豬大縣龍游,當地創新養殖方式和生產組織,通過抱團式經營,大大提升了當地生豬養殖污染治理水平。龍游目前有生豬存欄40萬頭,而“龍珠”等3家緊密型的合作社養殖量就占了龍游全縣生豬養殖量的65%以上。通過合作社,大大小小的養殖場一體化經營,統一供種、配送飼料,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龍游還統一進行疫病防控和糞污處理,消除污染隱患。如今,龍游所有生豬養殖場的豬糞實現100%收集和資源化利用,大大減少了養殖污水。
由于各地對生豬排泄物的消納能力不一,優化區域布局是畜牧業轉型升級的又一關鍵。有關畜牧專家分析:有的地區河網密布,生態承載能力有限,該減就要減;
但有的地方種植業發達,對生豬排泄物的消納能力強,非但不用減少生豬養殖量,還可新發展一批規?;?、集中化、標準化程度更高的規范養殖場。
然而,個別地方的做法卻比較“簡單”。甚至,不管農民利益,不管農業可持續發展,不管養殖場污染與否,將養殖場一關了事,無限擴大禁養區、限養區范圍,出現了一批“無豬鄉”“無豬縣”,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這樣的做法是沒有科學全面地理解省委、省政府有關畜牧業轉型升級決策精神的內涵。”省畜牧局有關負責人認為,省里從來就沒有說不讓養豬,重要的是優化布局,使養殖數量與各地的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實現養殖無污染和零排放。
二問“怎么養”
為豬糞尿找出路
破解“怎么養”的問題,是畜牧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對此,省委、省政府要求,要積極研究推進畜禽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辦法和途徑,促進循環農業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畜禽養殖的污染問題。
不久前,省農業廳總結出了8種科學養豬的新模式,包括農牧結合、清潔生產等方法和技術。正值我省畜牧業轉型升級開啟一次新征程之際,一些地方率先行動,實踐、推廣這些科學生產模式,促進排泄物資源化利用和污水達標零排放。
在桐廬萬強農莊,2200頭生豬的排泄物全部在農莊自己的1900畝農田里消納。“豬糞稍加處理就是有機肥料,污水經過厭氧發酵也可以用來灌溉果園、苗木和牧草等。”農場主錢萬強說,農田一年能少用化肥50噸左右,省錢不說,還保護環境。
單單在養殖場內打造生態小循環還不夠,在蘭溪,當地農業部門還將一個個養殖場串聯起來,編織一張覆蓋全域的生態網。依靠科學的方法,養殖污染問題迎刃而解。一些地方還新發展了一批規范的養殖場,既保護了環境,又保障民生。
在仙居,山區百姓素來有在房前屋后養豬的習慣,卻容易污染環境。在整治過程中,仙居不是一味關停,而是在農村周邊建設“養殖小區”,將老百姓一家一戶的散養豬集中養殖。如今,仙居有這樣的養殖小區247個,共計生豬存欄約2.4萬頭。
“這些養殖小區由村集體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防疫、統一糞污處理,通過農牧結合等方式消納生豬排泄物。”仙居縣白塔鎮副鎮長吳福增說,他們還給這些養殖小區安裝沼液輸送管,直通農田。
三問“養什么”
品種多樣化發展
消費結構在升級,老百姓對肉制品消費同樣呈現出多樣化。由此,畜牧業轉型升級要改變過去以豬為主的思路,“多條尾巴”一起發展,不在“一條豬尾巴”上吊死。
對此,省畜牧局副局長吳新民認為,要按照“整治生豬、拓展兔羊、穩定家禽、擴大蜂業、做強種業”的思路,優先發展湖羊、兔等特色精品畜牧業和養蜂業,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選擇。“在浙江不少地方,已經有不少養殖戶發展特色畜牧業,并嘗到了甜頭。”他說。
在桐鄉市眾成湖羊專業合作社,沈惠根的養殖場里有著數以千計的湖羊,但他卻不用擔心湖羊排泄物污染環境。“不但湖羊肉能賣錢,就連羊糞也可以輕輕松松利用起來,產生效益!”他說,春夏秋三季他種植巨菌草,羊糞無需處理,直接就能用在巨菌草田;冬天不種草的時候,羊糞還能賣給附近的果農。沈惠根每年光是羊糞產生的利潤就有30多萬元。
現代化畜牧業還離不開畜禽精深加工業,提高畜產品附加值。桐鄉市龍翔萬只湖羊生態養殖基地的王紅飛對此深有感觸。去年,湖羊價格回落明顯,于是他想到了加工湖羊肉,賣起了真空羊肉制品,還打出了“香當贊”的品牌。
單單賣羊肉,王紅飛覺得還不夠,如今又搞起了牧旅結合,正在打造湖羊莊園。“莊園分成養殖區、體驗區和羊文化博物館3塊,體驗區有點像蒙古草原的模式,既可以燒烤,也有滑草等娛樂項目。”他說,現在每個周末,他的湖羊莊園里都擠滿了游客,游客不光可以品嘗地道的羊肉,還能在這里了解湖羊的歷史文化。
單單提振湖羊、兔、蜜蜂等產業還不夠,浙江還有一大批優質的地方畜禽品種有待深度挖掘和開發。吳新民說,即便是養豬,浙江也有金華“兩頭烏”、嘉興黑豬等優質地方品種。“發展這些品種,既讓老百姓吃到風味多樣的肉制品,又幫助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