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記者李耀文
崇仁麻雞是我省地方特色優良雞種,先后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和“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是崇仁農業的支柱性產業,當地流傳著一句“工業看機電、農業看麻雞”說法。然而,在這繁榮的背后,曾經隱藏著一個讓崇仁麻雞養殖戶必須承認的事實——養殖場內基本見不到純種崇仁麻雞了。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是,這樣的情況如今已有了一定的改觀,原種崇仁麻雞又進入了消費者的視線。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因為品質優良,崇仁麻雞迅速在全國叫響,許多育種公司都先后引進了崇仁麻雞品種進行繁育,一種由崇仁麻雞母本和肉雞雜交而成的“塊大麻雞”(簡稱塊大雞)迅速占領市場,本土麻雞外銷市場受到巨大沖擊。從1998年開始,為了效益,縣內養殖戶紛紛采用塊大雞取代崇仁麻雞,2008年后,純種崇仁麻雞基本淡出市場。
緣鳳麻雞營銷專業合作社,是崇仁縣最大的一家麻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年出欄麻雞近1000萬羽,社員達224戶。作為麻雞養殖大戶,合作社的社員們也被迫接受市場選擇了塊大雞,合作社理事長徐兵宗無奈地說:“塊大雞擾亂了市場,我們的外銷市場下降太厲害了。”
崇仁國品麻雞有限公司是該縣麻雞行業省級龍頭企業,公司副總經理周云經對徐兵宗的選擇表示了理解,他說:“1998年到2012年,全縣至少90%以上的養殖戶飼養的都是塊大雞,因為它成長周期短、飼養成本低,我們提供給他們原種雞苗也沒有人愿意養,我自己公司下屬的養殖場也有70%是飼養塊大雞。”
現年70歲的崇仁縣工商局退休干部周滿清,把這一現象看在眼里。2007年,周滿清協同縣畜牧水產局、科技局等單位,對崇仁縣麻雞原種情況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查,并于當年向縣委、縣政府提交了相關報告,對崇仁麻雞產業的發展建言獻策。“全縣保留的原種只有不到3000羽了,再這樣下去以后就吃不到真正的崇仁麻雞。”
2007年,該縣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開始有意識地提純崇仁麻雞品種,以恢復“原種”。同年12月,“崇仁麻雞配套繁育體系建設”項目得到科技部、財政部立項。
如今,在崇仁縣巴山鎮里坊村社坑山上,有一群崇仁麻雞讓周滿清露出笑容。記者看到,這些麻雞羽毛緊湊、冠冕紅潤、雙腳鐵青,養殖場也全無雞糞的腥臭味,傍晚時分,麻雞都紛紛上樹休息。周滿清說:“這些雞是我們5年的科研成果??!”據了解,2011年,該縣和省農科院、省科技廳合作,進行崇仁麻雞品種提純、繁育,并通過近3年的科學精養,成功培育出外來血緣不超過10%的麻雞。2014年底,出欄的第一批麻雞通過了農業部家禽品質監督檢測中心(揚州)檢測。2015年,這一科研成果引起了崇仁一些企業的關注,這些企業組建了崇仁右幫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形成“企業+合作社”模式,年出欄麻雞5萬羽,出自養殖場的雞和雞蛋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態勢。公司董事長王學華曾參與過北京菜籃子工程,對崇仁純種麻雞市場很是看好,他說:“純正的生態農產品才是農業的出路,崇仁麻雞轉向原種生態養殖是一種必然。”
與此同時,市場對于純種土雞的需求,也讓縣內養殖戶看到了轉變時機的來臨。“從2012年開始,大型的養殖場都陸續減少了塊大雞養殖,我們也把養殖和科研的重點放到了土雞上。”周云經說,目前,該公司除了因承擔保護原種任務能獲得政府補貼30萬元,每年還需花費近百萬元用于麻雞品種的質量提升上。
令人欣喜的是,在省農業廳的有力支持下,崇仁麻雞產業已列入江西省“十三五”畜牧產業發展規劃重點扶持的產業項目。中草藥在崇仁麻雞養殖中的技術研究與示范也正式申報了2016年度江西省星火計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