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供需關系逐步好轉,奶價中長期拐點出現。
國際奶價已經跌破成本線,引發主產國加速淘汰泌乳牛,因此主要乳制品出口國原奶總產量和出口量從6月起開始出現下滑。而新興市場如中俄乳制品進口需求恢復,供需關系深度調整。
歷史上,產量下降是奶價上漲的先行指標,目前的拐點表現符合規律。
加上德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地奶牛屠宰量仍在增加,減產趨勢相對確定,國際奶價回升的預期較強。
短期季節性擾動因素導致奶價回升,但基礎不牢仍有回調可能。
上半年中國大包粉進口量增加近20%,同時7月份歐盟提高戰略收儲上限,東南亞需求好轉等都對國際奶價形成支撐,共同導致了8月份以來國際奶價的反彈。
國內受洪水、高溫等極端天氣負面影響,奶牛應激產奶量下降,供應季節性偏緊。而下游乳制品產銷逐步回暖,中秋旺季備貨使得供需短期改善,國內部分地區出現供應緊張,價格回升的現象。
玉米、豆粕等飼料價格未來2個季度下降可能性較大,新產季的到來也會增加供給,國內氣溫下降熱應激緩解,我們認為雖然奶價長期拐點已現,但短期仍有回調的可能。
國內奶價和國際聯動性增強,國內養殖有過度去產能的嫌疑,下一輪奶價的彈性可能史無前例。
2013年開始國內外奶價相關性大幅提高,此前中國原奶自給率在90%以上,而現在已經下降到80%左右,大包粉對國內原奶形成直接替代,因此價格聯動性增強。
大包粉的替代使得養殖企業產生需求下滑的假象,導致持續大幅度去產能,上游有超調的可能。一旦進口大包粉供需逆轉出現缺口,國內又無法迅速補欄(需要24個月),奶價存在暴漲可能。
投資建議:國際奶價拐點已比較明確,但進入10-11月豐產季后可能出現回調。我們預判不會低于前期低點,奶價回調提供了逢低買入的好機會。
國內奶價短期下行趨勢較難改變,國際奶價拐點確認后,預計傳導到國內需要2-3個季度時間。原奶現貨的低價預計仍將維持較長時間,下游乳制品企業繼續享受低成本紅利,業績彈性較大,繼續推薦伊利股份、光明乳業。主要出口國泌乳牛存欄量已經開始下降,“二階導”先行指標拐點已現,國內奶牛淘汰存在超調,后期奶價回升彈性大,基于周期品投資邏輯推薦上游原奶企業西部牧業、現代牧業。
風險提示:供需調整未達預期,食品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