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該區以峽川鎮李澤村生豬移欄上山生態養殖小區為試點,探索“村社聯建、戶租社管、種養結合、發展共贏”的市場化運作新模式,破解生豬養殖存在的“規模小、分散式、密度高、污染重”發展瓶頸,實現村莊環境和農民增收雙贏。目前,已在該鎮李澤村開展生豬移欄上山生態養殖小區建設試點,該生態養殖小區總投資1800萬元,35幢養殖廠房主體建設全面完成,已有36戶農戶飼養母豬335頭,占核定飼養量的69.8%,年出欄生豬6000多頭。
一、村社聯建,促進各項要素集聚化
一是引進合作社,確保有錢辦事。與當地飼料經銷商合作成立衢江區融成生豬專業合作社,由飼料經銷商投資1500萬元建成占地面積60畝,標準豬舍480個,管理用房300平方米的生態養殖小區,該生態養殖小區分養殖生產區、生活管理區、治污種植區和病豬隔離區四個區。合作社每年向村集體繳納場地租金4萬元,“反哺”村集體經濟。二是村集體參與,確保有地建設。村集體投資320余萬元,用于生態養殖小區170余戶農戶,50余畝土地的政策處理及平整。政策處理中,村主職干部挨家挨戶宣傳移欄上山意義、當前生豬養殖的形勢及土地政策補償標準,為項目施工提供保障。三是建立工作組,確保有人服務。鎮政府成立專項領導小組,前后共召開6次專題研究會議、現場辦公會議,解決項目在決策、報批、征地等工作中存在問題和困難,確保移欄上山工作順利開展。
二、戶租社管,推動生豬養殖規范化
一是以政策引導農戶。養殖戶以每幢養殖廠房(約300平方米)每年0.6萬元租金的方式向合作社租賃,并保證李澤村農戶有優先租賃權。同時為提高農戶積極性,合作社根據養豬戶全年的飼料包數進行返利,每年500包為一基數,采用累進法,每包返利1元。二是以共管規范運作。合作社在養殖小區內實行“七統一”管理服務機制,即統一規劃、統一品種、統一供料、統一防疫、統一無害化處理、統一設施和統一銷售,不斷提高生產標準化和管理規范化水平,改變小規模、分散化、低效益的傳統模式。同時,將“生豬整規”、移欄上山納入村規民約,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通過,約束農戶行為,實現自我監督、自我治理。三是以利益共生確保長效。因該合作社的主要出資人為飼料經銷商,且養殖小區內養殖戶的飼料全部由該經銷商提供,經銷商和養殖戶形成“養殖小區建設好-農民有豬可養-飼料有銷路”的良性循環格局,實現養殖戶和經銷商雙贏,有效保障了該養殖小區的長效運營。下步,該養殖小區還將探索“保險金”機制,即在市場行情好的情況下,向養殖戶收取一定的保險金,用以調節市場下行帶來的養殖風險,確保雙方利益最大化。
三、種養結合,實現資源利用循環化
一是專業化處理。合作社投資200萬元,建立集水池、固液分離機、酸化池、沼氣池、生化池、氧化塘等排泄物收集和處理系統。污水全面實行工業化處理,日處理能力100噸,可達到國家一類排放標準。二是生態化利用。充分發揮生態養殖小區附近豐富的土地資源優勢,承包150余畝土地,建造3200平方米儲液池,作為“三沼”綜合利用基地,用于種植水稻、茭白、蓮藕等。沼液、沼渣通過處理后作為綜合利用基地的有機肥料,變廢為寶實現“零排放”。三是節約化循環。污水通過專業化處理、綜合利用、基地過濾,重新收集用于生態養殖小區生豬飼養、豬欄清洗等,實現內部小循環。部分沼氣將用于發電或提供農戶無償使用,每年可節約水、電成本約10萬元。
全國農村經濟動態監測點衢州市發展和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