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一直都很穩定,進入這個換季的時期就不穩定呢?這令很多養豬人疑惑。筆者走訪處理了許多不穩定豬場的案例發現,這里有季節變化的原因,也有豬場管理上變化的原因,尤其是疫苗免疫的變化是很重要的導火索之一。下面筆者就把自己親身經歷的不穩定豬場的案例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啟示和幫助。
一、豬場基本情況
該豬場為江西某養豬企業的一個分場,經產母豬存欄600頭左右,自繁自養,分點式生產,仔豬21日齡左右斷奶,26日齡左右轉保育舍,63日齡左右保育轉育肥舍。主要疫苗免疫程序:母豬豬瘟、偽狂犬均實行普免3次/年,藍耳實行配種后60天跟胎免疫;生長豬豬瘟21、65日齡免疫2次,藍耳14日齡免疫1次“瑞蘭安”(后改為江西毒株),圓環14日齡免疫1次,偽狂犬1~3日齡(滴鼻)、70日齡、100日齡免疫3次“清偽靈”。從該場最近(2016年6月)的抗體檢測情況來看豬瘟抗體相對較好,藍耳抗體也較好,偽狂犬全場gE抗體呈陰性。
二、主要發病情況
該場近一年來的生產都比較穩定,母豬產死胎、木乃伊、弱仔等無效仔的比例為6%~8%,流產率也很低。產房仔豬的成活率在97%以上,保育成活率在97%以上,育肥成活率在98%以上。該場從2014年初開始一直使用“瑞蘭安”,藍耳一直比較穩定(2015年出現過短期不穩定,后診斷是圓環的問題,加強圓環疫苗免疫后豬群就逐步穩定了)。從2016年8月份起該場母豬、小豬的藍耳疫苗更換成了國內某廠家的江西毒株藍耳疫苗。8月份豬場還比較穩定,到了9月下旬,由于氣候變化,氣溫突然下降,該場斷奶1星期左右的保育豬開始出現體溫升高、腹式呼吸、乍毛、耳朵發紺、神經癥狀等臨床表現(圖1~圖4),后來保育后期、育肥前期的豬也出現類似癥狀,保育死淘率超過8%,育肥死淘率也超過3%。
三、剖檢變化
剖檢變化主要表現為胸腔積液、有纖維素性滲出物,肺部間質增寬、肉樣變等(圖5、圖6)。
四、處理措施
從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實驗室檢測診斷(該場送病料到國內某檢測機構檢測抗原,結果為高致病性藍耳陽性)來看,該場的臨床不穩定主要是由藍耳病引起細菌性繼發感染導致的。故采取措施如下:
?。?)小豬的藍耳疫苗更換回天津株疫苗“瑞蘭安”,仍然在14日齡免疫。
?。?)小豬斷奶時注射“瑞可新”0.2毫升/頭,轉群時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同時保育舍加強保溫措施。
?。?)轉群后2周左右開始用替米考星+氟苯尼考+阿莫西林連續保健1周。
從豬場反饋來看,調整免疫保健方案后的豬群基本穩定,已經發病的豬經過“瑞可新”和“易速達”治療后有60%左右逐漸恢復,部分死亡,一部分差的豬只被淘汰。
五、啟示
?。?)江西毒株疫苗毒力強,免疫后病毒血癥持續時間長,易導致小豬繼發細菌感染。同樣是變異株的天津毒株疫苗,毒力更弱,免疫后小豬反應較小。
?。?)季節變化、晝夜溫差大、氣溫降低是藍耳病的誘因。尤其對于免疫江西毒株的小豬更明顯。這可能就是有的豬場感覺夏天更換成江西株疫苗,小豬似乎沒反應,而到了季節轉換或者氣溫驟降的時候,更換疫苗后小豬不好養的原因所在。
六、小結
針對秋冬季節疾病多發,豬場應該從管理、環境、營養、免疫等方面提高豬群內外環境的穩定性,減少疾病的誘因,同時,要確實做好藍耳、豬瘟、圓環、偽狂犬等基礎疫苗的免疫,方可有效減少秋冬季節豬群疾病的發生,實現豬群的健康生長,提高養豬效益。